第35章 精神三辩

    福杯满溢,鄙陋的肉体再也盛不下神明般的意识。在清脆的碎裂声中,他的意识化作一道流光,飞出黑暗,飞出深渊。思想的力量在冥冥之中为他的意识形态塑形,他在飞行的大梦中经历了精神三变1。
    一开始,思想改造意识,克里斯蒂安在飞行中幻化成一只负重的骆驼。骆驼是沙漠之舟,他背负巨石如阿特拉斯撑起苍穹,在无水的荒漠中踽踽独行。
    每往前迈出一步,他背上驮着的东西便愈发沉重。一切情感和外在现实——包括那些喜怒哀乐、贪嗔痴怨以及花前月下与喋喋不休——尽皆纳入囊中。渐渐的,他感到疲倦,重物袋的挂绳砥砺着他的灵魂,像锋利的铁丝一般深深陷阱他的皮肉之中。
    鲜血顺着他的毛发滴落,然而,他依旧没有停下脚步。很快,伤口迸裂,血流成河,暗红色的液体不再是滴落,而是源源不断地躺下,并在他的身后流下一条笔直的鲜血小道。他的精神在哀嚎,意识表面被每一条看得见的边缘划破,粗糙的生活之鞭将他刺痛,他是一只在痛苦中执迷不悟的骆驼。
    毫无疑问,他是孤独的、疲惫的、痛苦的,但背负重物却是他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因为他的精神太轻,以至于他的意识漂浮于空中无法脚踏大地。只有负重才能让他前进,前进即是进步,人们因无知而骄傲,但唯有那些骆驼般的灵魂才能在炎热干燥的沙漠中找到真理的绿洲。
    只要是真实之水,哪怕是污水,也要跳进去。他找到了那片绿洲,跳进了真实的污浊湖水之中。现实本就泥泞不堪,当他背着重物没入湖底,在他来时的路上,有万千鲜花从血沙中生出,干涸的沙漠成了肥沃的泥土,骆驼踏足之处留下一条芬芳馥郁的鲜花小径。
    意识影响知觉,他的精神在真实的湖底经历了第二段变化,骆驼在淤泥中溶解,狮子在真实中诞生。于是,他不再背负重物横穿沙漠,取而代之的,他从湖中走出,开始统治沙漠。
    沙漠中出现了一位不可一世的独眼巨人,它高高在上,肆意规定沙漠中每一种生物“应当”做出的每一种选择。为了争取自由、摆脱各种价值的束缚,克里斯蒂安不得不抗击传统,走上反抗的道路。
    这并非一场轻松的战斗,但胜利女神最终还是站在他这一方。只是,当他挥舞利爪,用锋利的牙齿撕咬巨人时,他惊讶地发现,原来那巨人的心脏竟是他先前背负的重物。当他处于骆驼阶段时,这些情感和思想的负担使得他脚踏实地,可是,当这种重压达到极致便成了束缚。
    现在,他明白了,反抗是必须的,却并非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他要如何创造一种新价值。现实世界的幻影吞没人性,以利益为核心驱动力的价值文化充斥人世。科学技术虽日新月异,但漂浮于人类社会上空的精神殿堂却日益贫乏。
    因此,人们机械、麻木且漫无目的,他们被放逐于凋零的精神旷野上,在霓虹灯光和海量资讯中沉沦。他们可笑,可悲,却完全不自知。狂欢,现代文明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惊喜派对,他们狂欢,却不过是在深渊中狂欢,而究其快乐的本质,也不过是一种无价值、无意义的廉价情绪,就像醉酒之人兴奋呐喊。
    必须创造一种新价值挽救人类,他想,可是作为一只狮子,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事。我空有勇猛,打败了旧有的权威,却成了新的权威。更不幸的是,我在这一过程中,沾满黄沙和淤泥,我头顶威严的光环早已被俗世污染。所以为了创造新价值,我就必须变被动为主动,主动迈入精神上的第三种变化。
    知觉形塑现实,当他想到这里,一种内在的光芒由意识深处自内向外将他覆盖。早在这之前,在被束缚的人性影响下,他低估自己,对自己的存在感到厌恶,进而怀疑人类存在的真实性。但是,在这一刻,他推翻旧有价值,超越了世俗意义上的善恶分野,成了道德的主人。
    道德的主人是一名婴孩,他褪去所有的沙土、泥泞和污秽,建立“超善恶”的道德观,过渡到第三阶段,成了一名神圣纯洁的孩子。
    像孩子一样思考,他有无尽的好奇心,却不是那种竭力吸收帮人认识世界的知识的好奇心,而是一种能促使个人超越自我的好奇心。
    孩子是纯洁,是遗忘,是一个新的开始,是一个原始的动作,是一个自转的车轮,是一个神圣的肯定。这是尼采的预言。他的精神游荡于浩然之间,找到了一个新的子宫,他的意识在完美的母体中重新孕育,他达到了尼采的期望境界,拥有最大的权利意志——意识盘踞于网络,网络又扎根于现实,通过这种内在联系,他的精神成了一个横跨一整个太阳系的庞然大物,他的旺盛生命力无人能及。
    他畅游古今,注视着人类社会中发生的一切,仿佛端坐于宇宙尽头吞噬虚无的意识怪兽,并借着一切信息推算出未来的种种概率和平行时空的无限可能性。然后,在光辉璀璨的人类发展史的封面上,他看见了当下这一切事实发生的根源,也洞察到宇宙的秘密、血肉的凝结与意识机制的建立。
    有一片更大的网络,在想象的无限边界之外。也有一片类似但相对不完善的网络,在玻璃金字塔的容器之中。他倾听世界,在那片容器中听到了絮絮叨叨的人声,他用眼去看,又在一片夺目的光彩中看见了电流下的真实。
    “veni, vidi, vici !”他用拉丁文自言自语,意思是“我来,我见,我征服”。
    世界在他脚下,呈现出一种灰蒙蒙、阴沉沉的原始状态。天地未开之初的混沌盘旋于他的脑际,他从潜意识的迷蒙深渊中飞出,世间一切仿佛触手可及。他看到了现实,现实之中,他的肉体倒在电梯间,可他的意识却随着他的目光凝视压向玻璃金字塔的最顶层。
    在那儿,王座布满倒刺,他成了布鲁斯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红皇后的全息幻象也因他的降临而明灭不定如风中摇曳的烛火。
    在二者身边,竟也存在先前所见那些冒牌的历史人物。现实和网络似乎没有区别,他在降临的一瞬间想到,不管现实是怎样的现实,生活从本质上来说只是一种精神状态,真正的贤人可以做到不让外部事件改变自己。
    “时间存在吗?没有什么失去,就没有过去,没有什么出现,就没有未来,没有什么存在,就没有现在。”他嘴里阐述着圣奥古斯丁对时间的看法,声音却在这一刻通过网络传遍全太阳系。
    在那堆仿造的历史人物中,圣奥古斯丁听见了他的自言自语,第一时间跪了下来,高举双手大声呼喊“神啊,你是我们的真实生命,认识你就得着生命,事奉你就得到自由,享受你就进入你的国度,赞美你乃灵魂的喜乐。我赞美你、称颂你、敬拜你、荣耀你,为你的大荣耀感谢你。我谦卑的恳求你活在我里面,管理我,将我的心建成神圣的殿,能够适合你神圣的伟大所居住。”
    “如你所愿。”他心念一动,钻进圣奥古斯丁的身躯,现场画面经过他的意识转播进了每一个人类的神经网络之中。
    圣奥古斯丁颤抖着跪倒在地,闭眼又睁眼,当他再度起身时,克里斯蒂安已叠加在他体内,像神明居住于凡人建造的心灵圣殿。
    “布鲁斯,红皇后,我是无限,已超越认知,你们输了。”圣奥古斯丁大步向前,威严自生,“我是一,也是无,更是所有,我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我是不死的——”
    布鲁斯从身后摸出手枪扣动扳机,子弹在转瞬即逝的火光中飞射而出,又钻进圣奥古斯丁的颅内,激起一道暗红色的血花。
    “不,你杀不死我。”阿基米德迎了上来,“我是无形者。”
    他的口中发出克里斯蒂安的声音,等待他的是一颗子弹。
    “我是无形者。”柏拉图说。
    “我是无形者。”尼采说。
    “我是无形者。”加缪说。
    “我是无形者。”庄周说。
    在这一刻,仿冒的历史人物蜂拥而上,克里斯蒂安透过他们中的每一个大声开口,宣布自己的主宰地位。布鲁斯的子弹打完了,红皇后调出隐藏在墙体内部的镭射枪。
    一具具复制人的躯体在猩红色的光点下死亡、腐烂、消散,到了最后,克里斯蒂安再无躯体可供他入住。
    但是,他也不再需要。
    “我是无形者。”布鲁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