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判若两人

    秦枫知道桓王特地将他留下,并且让他知道这些不可外传的秘事,是有意而为之,感动的同时早已想好了应对刘宏之策。
    “借刀杀人。”秦枫淡淡道。
    听到这“借刀杀人”四个字,桓王和林衡皆是神色一变,尤其是桓王,眼神都亮了起来。
    “继续说。”
    看着秦枫,桓王露出了一丝笑容,这笑容中带着欣慰和意外。
    “父亲若是杀了刘宏,就无从得知其幕后主使,而若是不杀,鹰卫军虽不会有二心,但心中肯定会有些许不满,且会令天下人嗤笑父亲,他们会说父亲无能,连刺杀子嗣的敌人都不敢杀。”
    “反之,父亲若是应允了刘宏条件,待他说出背后主使,再将其斩杀,天下人亦会说父亲是言而无信之人,这对父亲名望会有极大的影响。”
    “因此,孩儿建议父亲应允刘宏,不过刘宏此人非杀不可,但绝不能出自我们之手。”
    听到秦枫的话,桓王恍然大悟,心想对呀,我可以答应刘宏不杀他,但并没有说别人不能杀他,而且还不是我的人杀他,妙计啊!咦,枫儿怎会想出如此妙计,难道纪楚所言皆是真的?
    “小枫,如何借刀杀人?”
    对于秦枫这借刀杀人的计策,林衡也深感大妙,他没想到曾经的一个纨绔子弟,竟然也能想出此等妙计,难不成拜了高师?
    秦枫可不知道他这一席话,将他父亲和舅舅震惊的怛然失色,在他看来这借刀杀人放在前世,不过是小儿科计谋。
    “敢问父亲、二舅,对待卖主求荣之辈,该当何处之?”
    “杀无赦。”桓王冷冷道,他最恨卖主求荣之徒。
    “父亲所言极是,刘宏若告知父亲他背后主人,试想他主人岂能放过他?”
    林衡点了点头,道“不错,若我为刘宏之主,想尽办法亦要将其斩杀。”
    桓王眉宇微皱,问道“我既已答应刘宏不杀他,他必会求得我庇护,如此他主人何以杀他?”
    秦枫淡笑,道“父亲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听完秦枫计策,桓王大手一拍身旁木桌,喜道“好,此计甚妙,就依枫儿之言所办。”
    “小枫经过虎阳山一事,当真是令二舅刮目相看。”林衡一边捋须一边点头称赞。
    “哈哈哈,甚是甚是,吾儿长大了,父王很欣慰,你母后若知,必定喜极而泣。”
    为父者,谁不愿子嗣成龙,也难怪桓王会如此高兴,实在是秦枫以前干的事,太令他失望了。
    相较于桓王、林衡的满面笑容,秦枫却突然皱起了眉头,桓王见状,不解道“枫儿为何蹙眉?”
    “父亲,刘宏只是刺杀我的一路人马,据孩儿得知,落风坡当夜共有四股势力。”
    “四股势力?除却刘宏、红魔、王魁之外,还有一个?”说着,桓王疑惑的看向林衡。
    林衡点了点头,说道“据赵剪回报,当日他经过华阳道时,隐约见两旁山顶埋有伏兵,只不过伏兵见赵剪兵多且是骑兵,故而没发动攻势,而赵剪急于救援纪楚,所以未上山探明,待救援纪楚后,赵剪亲自前往华阳道山顶探查,发现的确有伏兵痕迹,只不过那时伏兵早已不见踪影。”
    “哼,一群宵小之辈,早晚将其全部歼灭。”说着,桓王看向秦枫,叮嘱道“枫儿,日后出行定要小心,不日父王便派人暗中保护你。”
    秦枫心中一阵感动,便道“孩儿谢过父亲,不过在这北郡,便是父亲的天下,料那些人也不敢有所动作。”
    桓王点了点头,道“你先下去休养,过几日待这事了,便回天水城。”
    “是,孩儿告退。”说着,秦枫朝桓王、林衡拱手施礼告退。
    待秦枫走后,桓王看着林衡,目露严肃之色。
    “数日前帝都来旨,令我半月内前往帝都。”
    “桓王坐镇北郡,无大事人皇必不相诏,近日红娘传来消息,言人皇重病在卧,恐天寿无多,桓王应当早做打算。”
    “做何打算?”
    “诸位王子中人皇最喜桓王,虽已立大皇子继承皇位,但大皇子为人多疑,且桓王坐镇北郡重兵在握俯瞰帝都,令其不得不心生戒备。”
    “我秦桓可对天发誓绝无窥觊人皇之心。”
    “‘人无伤虎心、虎有伤人意’,自古以来为争夺皇位而兵戎相见的屡见不鲜。”
    “我七兄弟自幼感情极好,绝不会出现同室操戈。”
    听到桓王的话,林衡心中暗叹了口气,心想桓王什么都好,就是太过于重感情了,这样下去迟早会出事。
    “此外,八大世家也在暗中涌动,多数趋向于大皇子,也有部分投向其他王子,即便桓王无帝王之心,亦要早做准备以防不测。”
    “现我北郡屯军如何?”
    “现北郡共有十万大军,其中两万步军,一万长枪军,两万弓箭军,三万轻骑军以及两万重骑军。”
    乾国实行的是分封而治,共有十二郡,除去直属郡玄天郡外,其余皆已分封,虽是分封而治,但每个郡只能招募十万兵甲,十万军力看似很多,可对于人皇而言不过是其掌握的兵力十分之一罢了,甚至连十分之一都没有。
    “明日我便启程前往帝都,北郡军政事务一概交于你管理。”
    北郡离帝都玄天城有六千余里,因此桓王得尽快动身前往帝都。
    “桓王此去帝都可多带些鹰卫。”
    “无妨,那些宵小之辈,还不敢对我动手,我是去觐见父皇的,带众多鹰卫随从,反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林衡沉默,乾国八大家之一林家早已和桓王绑在了一起,可以说是荣辱与共,因此林衡最关心的是桓王的安危。
    “浩儿在军中如何?”桓王问道。
    听到桓王提及秦浩,林衡露出了笑容,道“小浩在武道上的天赋颇为惊人,以其不足弱冠之龄,便已是六阶武者,比之众将亦不遑多让。”
    “哈哈哈,浩儿自幼尚武,修武体质极佳,虽是六阶武者,但缺乏战斗经验,日后可让他上阵磨练。”
    每当提起秦浩,桓王充满了骄傲,也的确如此,秦浩在军中可谓无人不知。
    相比起秦浩,秦枫的名声在北郡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到北郡街坊孩童都知,这是因为秦枫纨绔的名声已深入乡民。
    曾有一次秦枫夜游,途经一花楼,花楼传出一女子歌声,女子声如黄莺,秦枫闻声而寻,得知此女名为牡丹,为博一笑,不惜以千金雕刻牡丹花赠与佳人。
    又有一次,秦枫于酒楼同他人斗酒,而彩头竟是身旁侍女,可见纨绔。
    “枫儿他”
    一想到秦枫,桓王下意识的皱起了眉头,欲言又止。
    “小枫经历了虎阳山一事,性情大变,桓王无虑。”
    “非也,今日小枫的确令我刮目相看,但他尚且年幼,曾行事又荒唐,日后多加观察,唉希望他经过此番劫难后能改过自新。”
    对于秦枫今日的表现,桓王虽是很满意,但依旧抱着怀疑的态度,毕竟一个人由坏转好,并非易事。
    “桓王明日几时启程?”
    “辰时吧,越快动身越早到帝都,父皇重病在卧,我恨不得即刻飞身前往。”
    “那我去差人令小浩前来。”
    “不必了,令他在军中好生历练,待我回来后再考验他一番。”
    林衡点了点头,眉宇微皱,欲言又止。
    桓王见林衡欲言又止的模样,不由说道“有何事但说无妨,你我之间无需藏言。”
    林衡心中一暖,道“桓王将军政全权交付于我,林衡怕有负桓王。”
    “你擅于政事,北郡能有如此繁华,这归功于你多年来的经营以及林家的付出。”
    北郡东临苍山郡,西面青州郡,南靠玄天郡,北朝十万大山,曾是个十分贫穷的郡,而自从桓王封地北郡后,北郡才得以渐渐繁华,当然这大部分都要归功于林家的全力支持。
    “政务我倒不担心,军中这块我怕应付不过来。”
    林衡的担心是有必要的,在北郡军中所有将士只听一人号令,他便是桓王,而今桓王要前往帝都,少则月余,多则数月乃至更久都回不了北郡,所以林衡担心怕压不住军中将领。
    “此印你收好,军中将士见此印如见我,凡你所令如有不从者,不论是谁皆可按军规处置。”说着,桓王掏出一枚巴掌大的印信递给林衡。
    林衡颤颤巍巍地接过印信,而后跪地道谢,至此他才算掌握了北郡军政大权。
    “现今北郡军政皆在你一言之下,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你好生处理,另外务必要防范好十万大山。”
    “十万大山?兽潮又要来了么?”
    “这倒不是,防范于未然么。”
    “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