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辨机和尚

    那位知客僧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施主,本寺确实有此人,不知,施主是寻此人有什么事吗?”
    “哦,我只是听闻其佛法高深,有些佛法,想与其探讨一番。不知,你是否可以帮我引见下?”
    知客僧犹豫了下,点了点头,转身回过身进了后殿。
    不一会,知客僧便领了一个年轻的和尚走了出来。这应该就是那个前世所传闻的那个辨机和尚了吧,果然长得甚是俊俏。
    辨机走到长孙淹的面前,双手合十敬了一礼,“阿弥佗佛,不知施主寻我,有何见教?”
    “谈不上见教,只是听闻你佛法高深,尤擅辨论佛法。淹有些佛法,倒是想问一问。”
    辨机奇怪的看了长孙淹一眼,自己并未与人谈论过佛法,为何此人竟然会知晓自己,是何来意?
    “不知施主为何人?又在何人处听说过我?”
    长孙淹饶有兴趣的看着辨机,“长孙淹,添为大唐安城侯。怎么,大师是不想与本侯论证佛法了?”
    辨机听闻对面这人,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大唐唯一传国侯爷安城侯长孙淹,不由上下对着长孙淹打量了起来。身着华贵,可见是富贵之人;站如松,身形挺拔,面如冠玉,头戴方巾,此人可能真是安城侯不假。
    “贫僧岂敢。只是贫僧佛法浅薄,恐不能为侯爷解惑。”
    “你师从名门,岂可如此自惭。是本侯偶然所想,求高僧解淹之疑惑罢了,互相印证就是了。既不是正式场合,私下相询,何须推辞。”
    “既然如此,那请侯爷相问,贫僧尽所学,为你解惑就是。”
    可能是被长孙淹的话给激的,辨机不由得挺了挺身子,对着长孙淹问道。原以为,是多么高深佛法之人,也不过如此。这样随便一激,便露出马脚,修行之人,也不过如此。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何解?”
    说完,长孙淹带着恶作剧成功的笑意,欣赏着辨机不断变幻的脸色,心下暗笑不已。跟我打机锋,以自己比你多千年的知识,糊住你,那还不简单。
    “施主所言,贫僧不能解,恕罪恕罪。”脸胀了半天,辨机不得不低头言道。
    “那佛门戒律中戒淫邪,大师又做何解?”
    辨机闻听,脸色更加的红了,这人虽贵为侯爷,但今天所提之语,都非一言可辨之,如今再提此语,是何用意?
    “侯爷所言,就恕贫僧不解。佛家戒律自是我参佛之人所自戒,施主所言,却是为何呢?”
    “大师,今日本侯所言,你要记住。今后如果你有犯佛家戒律,只要我听闻,即会将你碎尸万断,大师切莫误了自身就是。”说着,长孙淹脸上浮出威严的身情,小声却严正威胁道。
    “我自有我佛戒律锁我自身欲望,何须侯爷如此警言相告,侯爷你虽贵为侯爷,但也不能参与我佛门之事,加威于贫僧,却又是为何?”对于长孙淹的警告,辨机心中不由愠怒不已。
    “言尽于此,希望你将来能够自束言行,不可犯清规戒律,否则,我必不会失言就是。如未犯,本侯认错于你,亦无不可。”对于辨机愠怒的神色,长孙淹不以为然,淡淡的回击道。
    传言这个家伙,曾经说出什么以身事佛,与一些来上香听法的良家女子,犯了淫邪之念。自己既然已经知道,警告一番,也为自己出了口气。
    正在这时,可能是因为不见了长孙淹,高阳与长乐寻了过来,正碰见站在前殿与后殿院子里的长孙淹与辨机两人。
    “小弟,此刻都在前殿闻听高僧言法,你怎么却私自出来,来到这后殿院子中了?”见到长孙淹,长乐一阵抱怨。见没见了长孙淹,高氏有点担心,又怕惊动了正在讲解佛法的高僧,就小声的将高阳与长乐给支了出来,寻找长孙淹。
    “大嫂,我是与这位大师论及些佛法而已,是吧,大师?”
    说话的时候,长孙淹不由得暗暗观察高阳见到辨机时的反应。高阳见到辨机后,只是淡淡的扫了一眼,并没有再看。倒是那辨机,高阳出现后,不由眼睛一亮后又低下了头去。
    “岂敢岂敢,侯爷所言让贫僧茅塞顿开,受教了。”说着,眼神不禁不时的向高阳的方向瞟来,眼底惊艳的神色,让长孙淹看了个正着。
    长孙淹心底不由暗怒,好你个辨机,果然并非德行高洁之辈,枉为佛门之人,六根未净。自己得寻个机会,弄死和阉掉这个辨机才成,竟敢打高阳的主意。
    自己并非与高阳有着什么深厚的感情,但毕竟是陛下所指婚的未婚妻,岂能让另一个男人来染指,睱想都不行。
    “好的,大嫂,高阳,我再与大师说几句,就和你们一道回前殿就是。”
    接着,装着一经意的湊到辨机的耳边,轻声说道:“好你个辨机,本侯的未婚妻都敢生出歹意,信不信,我找人把你给阉了?”
    辨机忍不住惊慌的看了一眼长孙淹,忙低下头去,恐慌不已。对于一位侯爷的威胁,没有人能够随便能承受得来的。
    “走吧,我们回前殿找娘。这个寺庙也不过如此,我们回去吧。”
    说着,将拉着两女的臂膀,往前殿拉去。对于后面呆住的辨机,看一眼都欠奉,不过就是一个披着佛门外衣的淫秽之人罢了。
    前殿里,讲法已经结束,母亲高氏正如寺内讲法的大师在说着什么,见到长孙淹进来,忙对着长孙淹招手。
    “淹儿,这位是玄月大师,还不来见过。”
    “长孙淹见过大师,今日前来,多有叨扰。”长孙淹正身合十行礼道。
    “施主贵为传国侯,且在士人中的名声,贫僧早就听闻,岂敢当得施主如此大礼。罪过,罪过。”玄月大师忙回礼,连称罪过。
    “大师过谦了,刚于后殿院子里,碰到贵寺之人,果然天杰地灵之地,佛门人才众多淹叹为观止。”
    “哦,不知施主所说何人?”
    “法名辨机。不知大师可知此人?”
    “不知,可能是一不知名的僧人。能得施主称为人才者,贫僧自要去看看才行。”
    “我与其讨论佛法,问其佛门戒律中淫邪之戒何解,竟也回答不出,实为仅见。”
    玄月脸色大变,望着长孙淹,眼神不由也严厉了几分。“施主所讲是否真有此事,贫僧要去查证确认才是。”
    “怎么,淹像那胡说之人?大师,信与不信,自在一念之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才是。”
    听吟出的这些话,旁边的高阳、长乐与高氏都望着长孙淹,连那玄月大师都愣了一下,仔细回味片刻,脸色已平静了下来。
    玄月朝长孙淹行了一个佛门大礼,恭敬的请求道,“施主果不愧是双圣之称的安城侯爷,贫僧有一所请,不知施主可否应承?至于辨机一事,贫僧自会处理。”
    “哦,大师不知所请何事?只要淹能做到的,自不会推辞。”长孙淹挑了挑眉,这位什么玄月大师,果然上道。自己本就是想给那辨机给添添堵,才会说出这么多话,这大师倒也灵醒。
    “贫僧早闻施主书圣之名,不如请施主留下墨宝,将之前所吟之作写出,留于寺院,以供后人赏析。如何?”
    对于留下墨宝什么的,长孙淹并不是太在意,对于自己所书写的东西,本就没有什么概念,只是自己嫌麻烦,懒得答应那些人的求字而已。
    “大师所请,淹怎敢推辞,还请大师备齐笔墨,这就写出送予大师就是。”
    玄月大师大喜,忙唤过旁边侍立的沙弥,让他去备齐笔墨纸砚。寺庙之中,虽有众多文人所写墨宝留存,但书圣墨宝却无缘得见,如今见长孙淹答应,哪有不喜之理。
    文房用具,很快就备好。寺庙本就会抄写经书之类的,有着现成的。
    站在搬上来的桌子前,桌子上备齐了上好的文房用具,长孙淹闭目沉静了下来。自己用哪一种字体,才能书写出那诗中的仙气与缥缈之感呢?
    算了,就用之前试着写的,将赵体与颜体合二为一的那种吧,对于表现那首诗作来说,已是足够。
    打定主意,长孙淹不再停留,睁开眼,将狼毫拿在手中,沾上上好的烟墨,一书而就。写过多,再从身上拿出随身带着的荷包中的铃印,印在了右下角的落款处。
    打量着写出的菩提偈,长孙淹自己也是深感满意,可能是之前已经静下了心来,下笔之时,忍不住沉静其中,以意代笔,有点超常发挥,这可能是自己近段时间以来,写出来的最好的了,长孙淹有点不舍,但既然已经答应了别人,就不可能再拿回家。
    玄月大师与周围围上来的其它香客与和尚们,一时鸦雀无声,都沉静在字里行间。
    “好。”不知谁吼了一声,这才让得众人回过神来。
    玄月大师忙叫过众沙弥与和尚等,将桌子给围了起来,这时人太多,深怕将之毁坏或者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