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莫欺少年穷(二)(1/1)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楚舒听完父亲说的话后沉默着,方才在厅堂内,面对张嘴歪从容淡定,充满自信;此时表面看来依旧一派安稳,气息宁定;到不会像楚父那般气急败坏。

        只是将胸中怒火隐藏的极好,而收在袖袍里的双手,指甲嵌入掌心肉里,握的死紧。一双剑眉略微的皱着,好似将出的利剑。

        内心其实想杀了张嘴歪和王富家的心都有了,花钱消灾倒是小事,如今倒是想吞了楚家祖业,又还做出这破门灭户的事情,想害自家父亲吃官司;如此恶毒的手段;明里暗里做出腌臜的勾当,意不能平如何能忍。

        现下楚家没有权势依仗,若是祖翁得中进士,这江陵府乃至荆湖北路谁敢等闲视之;又岂是一介押司吏员之辈所能欺辱。

        楚舒心里想着:现下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不论用什么办法,先得解决掉眼前的障碍,然后再考虑日后的州试。

        即便现在没有官身,楚舒倒也无所畏惧,只是处理起来麻烦些子罢了;宋朝到底是重文轻武,是大夫阶层为主导的社会;江陵府大小官员数十上百;能高过王安石的倒是不会有一手之数;有这位老师在上头撑着,怎可能是王富来只手遮天夺了楚家的?

        本想安稳些子一步步走,事到临头,抄近道走捷径也是不得已;总是得让人知道,招惹到他楚舒,到底会是个什么结果。

        收起心思,开口对楚父说道:”爹,既然两次遣人来家里传话,想必衙司肯定也是有些问题,再者这次莫名其妙给咱们家下了衙前差役的公文,想必要弄清这些肯定要去一趟衙司;既然如此,那先缴了散从差役的,应了衙前军役到衙司里走一遭,摸清事故缘由。“

        楚父闻言,心里更是心疼这个儿子,犹豫了半响,才不太情愿的回道:”难道就如此依了王扒皮的意?“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如此只是缓兵之计。“楚舒摇头。

        ”也罢,爹在衙司里也有认识的人,都是和祖翁有留下过情面的.....”

        楚舒继续摇头,微微笑着说道:”还是孩儿走这一趟,爹年纪大了倒是不方便。“

        ”这如何使得?不可不可。“楚父一听完脸色就变了,顿时慌乱起来;楚家就这唯一血脉,要是再出点意外那真的就灭门绝户了,摆手拒绝道:”大哥你从未跟这些拨皮无赖打过交道,衙司里的又都是些常年偷油的耗子,滑溜的狠,你经历尚浅,怎么去得了。“

        不过楚舒亦是仍然坚持己见,现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整治张嘴歪以及他身后的粮科押司王富和王家,还是自己搏一个出身考取文名,自身两世为人的经验都要比楚父要更适合去衙司。

        楚舒身为士子,有王安石这个大牛为老师,又来自后世金融高管出身,去公安县衙司为自己讨个说法,自然不会有太大的波澜。

        ”爹,还是让孩儿去好些,您去了之后又有多少人会为了咱们家而跟王富家起冲突?“

        ”大哥儿你难道有办法?“楚父反问。

        ”爹,您真当孩儿这些年读书,加上前年求学是耗费时间不成?“楚舒说着抬起手指了指书房外,继续道:”孩儿师从临川先生,老师现任舒州通判之职;同门亦是官宦子弟。王家尽管是经年老吏之家,但其说到底也只是吏户罢了,并无官身,孩儿哪会怕呢?“

        ”话虽如此,可是王扒皮这人在县中很是有手段,甚至连知县都得让他三分;主簿亦不敢与其争锋。“楚父依旧愁眉不解,主要是这王富的名声实在太大,这可是正经出身的知县也不敢轻易得罪的人;在他看来,自家儿子是初生牛犊,虽然日后前途肯定是要高过王富,但眼下真对上他,也是只有吃亏的。

        ”王富确实在县衙内一手遮天,但以孩儿士子身份,去了府衙上告,难道大府还能与他串通一气?再者孩儿自会书信老师,告知家中事宜,请求老师出手相助。“

        楚父低头想着儿子的话,思虑其中关节,最终只得叹了口气,交代道:”大哥这趟还是得小心万分。“说完也不待楚舒再说什么,起身便出了书房,回到自己房间枯坐到深夜。

        ......

        ......

        翌日

        楚舒收拾清爽,双眉依旧如剑秀挺,神情从容不迫;身着一袭灰白色的襕衫,身后背着的包袱里装着一封信和上缴钱粮的条子加上几两银钱;在厅堂内拜别楚父后,独自出了楚宅的门。

        楚父本想着送儿子一路,可还是给楚舒劝阻了。

        公安县算不上有多繁荣,不过除了原本的商铺外,道路两边也有不少行商,有挑担子的,也有背背篓的,都是拿着货物来买卖,这些行商进入县城里面,按照规矩都是需要在城门口缴纳商税的,称之为”过税“,进了城之后在城里贩货时,还要缴纳”驻税“。

        税务繁多,商人也没有什么大利可言。

        (话说有人看吗?有的话给点暗示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