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焚儒(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老板,来八个饼,半斤牛肉,再上一坛子黄酒!”

        子殷才与小六在几个小馆坐下,便嚷了起来。

        不过半年光景,当初那个虽然聪颖但知书达理的秦国小公子已经不见踪迹,举手投足间更似一个游侠,也不知这半年小六都教了他些什么。

        “两位小爷,嘿嘿……”跑堂哈着腰在二人面前站着,面色为难道

        “我们这家小店哪里能有牛肉卖,便是羊肉也没有,猪肉倒是有些,您看?”

        子殷看着搓手的跑堂,点头道“那便上半斤猪肉吧,可有烧鸡?”

        “有的有的。”

        “那还站着干嘛?快去快去,先把酒弄上来!”

        跑堂领命而去,小六看着子殷面色古怪,“我可不曾教过你喝酒,你说你怎么就嗜酒如命了呢?”

        子殷敲敲桌子,笑道“以前总是不解,韩先生为何喜欢天天拿着个酒壶,等自己喜欢上这东西了,才知道这酒的好处啊嘿嘿。”

        子殷坐直身子,看着小六道“你说当初在那阳水村里,我要不是这几两酒下肚,估计还没那个胆量对着一二十个汉子狂吼,即便喊了,可能也吓不到他们。”

        小六想起当日二人因见不惯一女侍三夫的恶习,为那民女出头,站在村头面对着二十几个大汉的场景,不禁点了点头。

        子殷又道“若是你出手,可能会打死几人吓住他们,可他们说到底不过普通百姓,不懂礼义廉耻算不得他们的错,因为他们一辈子没出过那村,也就不觉得有错……”

        说罢抬起黝黑的脸,看着店外,定定道“有朝一日,我必要让这天下人人分得清对错……”

        小六的嘴已经可以正常说话,只是语速很慢,“我越来越觉得你身份不一般了,不过你总不肯说。”

        子殷闻言,又是狡黠一笑“日后便知,日后便知。”

        说话间小厮已经把酒肉上到,饥肠辘辘的二人便开始大快朵颐起来。

        “今日,顾先生的学室又被封了,所有书籍,被烧的一干二净,顾先生一家,惨遭灭门,哎。”

        旁桌两个粗布书生喝着闷酒,发着牢骚。

        “这已经是第十二家了吧,简直惨无人道,岂有此理!”

        另一个书生脸色通红,显得很是激动,似乎实在不知如何发泄,又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

        “嘘,陆兄慎言,慎言啊……”

        那男子一听更加激动,看样子是有些喝醉了

        “怕什么!暴秦无道,残害儒家大拿,如今城中儒家学子人人自危,不晓得哪天便要被取走项上人头,说不定我明日便死了,今日说说话又能怎的?”

        许是被书生情绪感染,原本嘈杂的酒馆变得更加热闹,大多是附和书生之见,觉得太过血腥暴力的声音,偶尔也有不同的见解,但很快便被淹没。

        正在喝酒吃肉的子殷停下手中的动作,有些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正要说话,便又听得另外一桌人叫道

        “你这呆子就是该死!蒙大人抄十二家的时候你在那?你亲眼看见所有书籍都被烧了?”

        那拍桌子的书生愤然答道“几位先生被抓走游街之时确亲眼所见,还有那厮将书籍堆于城外的时候,吾也在场……”

        旁桌男子拍案而起,声响吓了众人一跳“狗屁不通!你不过远远观望,便知烧的是何书籍?

        前街沈先生也是儒士,还有管先生,寇先生,他们在这城内也都是有名望的儒家学者,怎么不见他们也被抓?他们的书也被烧?因为他们教的是真学问,是真正的儒家!”

        说着走到书生跟前,提起一罐酒豪饮了一口,酒瓮重重放下时又吓得那书生一个激灵。

        那男子七尺身材,面色削瘦,朝着厅中食客一拱手,面露自豪之色,朗声道

        “被抄的十二家儒士,不过皆是沽名钓誉之辈。儒家学问博大精深,原本是导人向善,讲究以人为本,让所学者知书达理,是门好学问。”

        男子咽了口水,继续道“偏偏那些家伙断章取义,自己私自曲解圣人之意不说,竟是利用学子心心向学之念进行蛊惑,意图谋反!

        “我之前便在顾染身边求学,却发现非我之所欲学,所述道理,狗屁不通,偏偏还有众多学子愿意相信,每念及此,便捶胸顿足!”

        男子神色痛苦,似是想起痛心往事。

        众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只是那书生犹自不平“学问对不对我等自会分辨,何须他来烧毁杀人……”

        见男子怒目圆睁,心下一怂,悻悻然坐下不敢再言。

        男子嗤笑一声无胆鼠类,枉谈学问,正色道“本不愿与尔等多言,吃了些酒便多说几句,只希望各位不要道听途说,亲自去求证事情真伪才好!秦皇是好是坏,且看看你们如今的生活比之先前如何!”

        男子走出店门,众人鸦雀无声,随即又开始议论纷纷,有拥秦的,自然也有觉得不妥的,不过已不像先前一般愤慨,风向开始倒像利秦的言论。

        倒是那两名书生落荒而逃……

        子殷则是眉头紧皱。

        忽的站起身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