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风起于青萍之末(1/3)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不知怎的,最近外城的流民越来越多了。三三两两地聚在街旁,若是看到马车经过就涌上去,或是在施粥的时候挤作一堆。别的时候他们就守在内城的城门边上。流民交不起入城费,只能巴望着哪家达官贵人路过时能看上给安排个差事,但这种好事也不过是他们的妄想罢了,达官贵人们哪可能找些不三不四的人为他们干活。于是这样的人当然通常是白耗一个冬天,只能每天蹭些施舍的粥。

        这些人往往是开了春便要回去的,都是住在邻近村子里的人,冬天不想守在家里空耗粮食,便出来撞大运,哪怕是找不到活干,能在路边讨到些钱也比一无所得要好。不过往年没有这么多人的,多了许多说话带着北方口音的人。听说是北边闹雪灾,有的村子里房子给压塌了,无家可归的村民便想着上青都来乞讨,谁让人人都说青都城里随便掉片叶子都可能是金的呢。

        这时有一人一骑从远方奔来,样子看着很急,身后是飞扬的尘土。那人打马风一样地冲入了外城城门,到内城门口时也不见减速。马上那人只是从怀中随手掏出些碎银子扔给城门官,然后便冲进了内城。进了内城之后他似乎是放松了下来,长出了一口气,马速稍减,但仍是横冲直撞地踏过长街,最后一拐拐进了太子府。

        路人们皱着眉头避让那一人一骑,又看着他们快速远去,议论纷纷:“该不会是又有什么急报吧,可别再打仗啊……”“应当不是什么大事,连个加急奏报都没有”

        这人传来的奏报确实不是什么大事,或着说,是一件不好摆在明面上加急的事。

        宁安闹雪灾,本就不是什么富裕之地,百姓家中都没什么存粮,再加上大雪压垮了房子,许多人都无家可归。太守却又压着不肯开仓放粮,只是按着规程每日施粥,再建了临时的居所。但城中受灾的百姓那么多,这些也只够勉强让身强体壮之人不至于饿死冻死,更不用说那些老人与孩子。若是在别的地方,这个冬天熬熬也就过去了,可惜偏偏是在宁安。

        宁安是青渊北方靠近边境的一座小城,恰好出于北方三座要塞的包围之中。守着漠北边境的那些将士有不少都是将家眷安置在了宁安,也许是因为靠近北漠,也许是因为是将士家眷,宁安的居民们素来民风彪悍,不怎么惧怕官府。

        因此太守这一不放粮,最初几天还好,可是随着天气怎么也不见转好,事情就闹起来了。先是有人守在官衙门口,从里面出来的人不论是谁一律拦下请求放粮并派人帮助重建房屋。再后来便是居民们自发地围住了府衙,让里面的人出也出不来。太守派人驱赶,但去的人不敢也不忍真的下重手,只好两方僵持着。

        太守左右为难,这事要是他真狠下心来将那些人都给抓起来,一是肯定会彻底失去民心,闹大了甚至可能动摇军心,二是这样一来可就真的成了有百姓围攻官府,那将会是他的仕途上一个永远也抹不去的污点,但是私自放粮也是个至少要罢官的罪名。他只有暂时拖上一阵,然后赶紧将城中情况写成奏章派人快马送到青渊,希望朝廷能派个人来处理一下。

        这状况挺尴尬的,毕竟那是将士家眷,而且人家也只是围着官府,不抢不砸的,也称不上起义不好光明正大地给抓起来。可这么拖着也不行,仅仅是开仓放粮只能解一时危机,而且宁安那地方便是粮仓里也没多少储备粮,军粮又不能动。最好是朝廷派人送些物资过去,不仅仅是宁安,漠北边疆的各个要塞那里也需要,安抚一下人心,免得往后再提起只得一句“非得围官府才给放粮”,反倒成了鼓励别处也围官府了。

        第二日早朝这事儿一提,又是好一场辩论。这可是个苦差事。办好了是理所应当,办不好就是大过错,而且去的人要既在军中有威信,朝中也要有点地位,行事不能太强势但也不能太温和。朝上吵了半天,多是七皇子一派与太子一派各不相让,毕竟这是一件能赚得军心的事,虽说办起来可生头疼,但让给对方又怎么都不可能甘心。

        太子推荐的赵嘉被七皇子的人说不过是书生,更何况他还要主持竞卖之事,一心二用必然无法把两件事情做好。而七皇子派推举的人又被太子的人说年纪过大,行事要么太过迂腐不懂变通,要么手腕不够强硬,反正便是鸡蛋里挑骨头都能给找出点问题来。最后两厢不愿的却硬是给筛出了一个人——英国公沈洛辰。

        虽说沈洛辰因为守孝,过去三年不参与政事,在朝堂上没有什么根基,但好歹有爵位在。而且老英国公在漠北的军中还是很有些余威的,至今军中那些将领还常常念着他,他的儿子是个再好不过的人选了。

        沈洛辰并没有想到太子会突然举荐他,不过这种事他也没有准辞的理由。青渊帝对沈家的猜忌他也明白,否则当年青渊帝就不会在老英国公去世之后急于收回他手中的军权,用的还是沈洛辰尚未及冠的理由。谁不知道只差两个月沈洛辰就及冠了,只是翻过年的事。沈洛辰又不是傻子,且老英国公自己早就看得很清楚了,常常提醒他若是自己死了那就将军权还给青渊帝。沈洛辰明白青渊帝的心思,所以也毫不争辩,乖乖地在家里守了三年的孝。

        不过这一次的事情也许是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