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清扫障碍(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最近这小半年以来,冥冥之中仿佛有一种力量在帮助郑瀚洋一般,不管他想做什么,一切都依照着他设计或希望的方向发展。

        十三大国七大宗,除了郑国、金国之外,都在十殿阎罗的暴戾行径之下夹着尾巴做人。

        郑瀚洋一向不信天地鬼神,如今也开始怀疑大运是不是降临到了郑国。他合起了手中的卷宗,手边是写到一半的信函。

        郑瀚洋起身走了几步,活动了下筋骨,笑着对郑寿昌说道:“寿昌啊,你说这信我还有写的必要吗?”

        信是郑瀚洋写给韩国皇后夏伊墨的,意图在安抚和诓骗。而刚刚传来的消息,让他觉得写信一事有点多余。

        合欢宗被围堵多年,宗内高手死伤惨重。他们最开始慑于十殿阎罗的威名,不太敢大张旗鼓地还击,加上阎罗王和卞城王二人神出鬼没,一感觉到风吹草动就消失不见。等到合欢宗以为没事了重开山门,哪怕是玉花境的高手一落单,也是在二人的围杀下死的死伤的伤。

        被围堵到现在,合欢宗除了宗主单冥有玉花境中期的实力之外,就只剩下了一名长老是玉花境初期,封闭山门都已于事无补。最近都市王也暂缓了对新月教的截杀,一门心思加入到了对合欢宗的围堵之中。十殿阎罗这边一个玉花境后期,一个玉花境中期,一个玉花境初期,早已不需要再顾忌合欢宗破釜沉舟反扑一手,光明正大地在合欢宗山门之外外扎了三顶帐篷候着,放出话来,下一步就是要入主合欢宗。

        结合宋帝王、五官王入主元溪派后,悍然向赵国天剑宗发动攻势,引动两国战争这件事,不难看出这三人在接管合欢宗后,大概率会进一步威胁梁国皇室,或者对陈国的新月教动手。梁国皇帝和满朝文武早已被这件事搞得坐立不安,根本不可能有胆子在这个节骨眼上招惹郑国。

        而燕国这边,五官王执掌元溪派,忽然加大了对天剑宗的攻势,许多元婴期以上的高手都亲自加入了战圈。五官王更是天神下凡,亲赴边境,抓到机会当场杀了天剑宗两个落单的元婴期圆满强者。宋帝王加入燕国军方,作为元帅亲率四百万大军,逼赵国接战。

        赵国在燕国的西北方,郑国在燕国的东南方。照这个事态发展,短时间内燕国也不可能对郑国采取什么行动。

        这个卷宗上的消息,将会决定韩国以什么样子的方式被灭国。

        将韩国全部纳入版图的话,至少国土面积这一块,就可以扩大一倍左右。而巨大的国土面积带来的利益,可以说是巨大的。

        韩国如今是海角域十三大国中最大的软柿子,要不是其他各国鞭长莫及,恐怕早就对韩国动手了,哪里会留它到现在。攻打韩国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和成功之后获得的利益比起来,并不算高。

        郑寿昌接过卷宗,仔细看了看道:“其实按照之前的计划也并无不可。”

        郑瀚洋点了点头,略加思索说出了自己的考虑:“如果西北边境继续布防,只抽调部分兵力攻韩,可能要拖很久的时间才能取胜。拖太久的话,士气难免低落。而且最后跟夏伊墨翻脸的话,虽然没人敢说什么,但总归有点不合礼法。”

        郑寿昌皱了皱眉道:“那……从西北边境抽调三分之二的兵马?这样也行,战事拖得越久,国力损耗越大。”

        郑瀚洋赞同道:“我也是这么想的,西北边境留三分之一的兵马守城就够了。那接下来,就看韩国哪边会先作出反应了。”

        ……

        在郑瀚洋和郑寿昌合计后不久,郑瀚洋便将全盘计划说给了郑靖良听。本着演戏的原则,郑靖良不光没有提出任何意见,反而是对郑瀚洋的计划大加赞赏。想要挑出郑瀚洋决策上的错误很难,但随便挑几个亮点点评一二还不是手到擒来。

        听完郑靖良的描述过后,李衍陷入了久久的震惊。本来想着知会岳亭川一声,看其他几个殿主能不能做做样子,让郑瀚洋稍微放点心,投入更多兵力去打韩国。没想到因为自己的一封信,直接就造成了赵、燕、梁、郑、韩五国的惊天动荡。

        说到底,李衍也只和其他七位殿主有过一面之缘,连谁是谁都对不上号。他们做这么多事情,说白了还是给岳亭川面子,和自己半点关系都没有。欠下了这么重的人情,日后还起来可就难了啊。得快点掌控住郑、韩、楚三国,才有能力给到他们一些帮助了。

        李衍忽然问道:“那你父皇让你干什么了吗?”

        郑靖良换上了一副神气的表情,得意道:“嘿嘿!现在还没什么动作。父皇说这次准备抽调接近八百万的兵马进攻韩国,只等韩国给一个出兵的理由。本身这些兵力也是从十四个将军那抽调过来的,为避免节外生枝,不重新整合,各个将军统率旧部,兵分十四路。父皇让我到时候跟一个叫沙耘的将军一路,做他的副将。”

        “这样也好。”李衍点了点头,只要郑靖良没有跟在郑瀚洋身边,那自己就有充足的发挥空间。

        郑靖良接着说道:“不光是这样,父皇说这也算是对我的一次考验。我要是表现好的话,待到国内安定下来,就在册封我为太子那天,直接传位给我。”

        李衍点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