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县志中的疑点(2/3)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然是发生在杭州湾大酒店商务会议室内的一切。

        图像有些模糊,声音也偶有断续。银发中年男子却看得极为认真,还几次倒回去用edi调整声轨降噪,把每一段对话都转化未文字记录下来。

        片刻后他咬着雪茄放下酒杯缓缓起身,站到窗口朝一公里外的杭州湾大酒店望去,

        眼内浮起阵掩饰不住的笑意。

        一只黑白相间的鹊鸲落在窗台上,朝银发男子“叽叽喳喳”叫了几声,然后从口里吐出只拇指大小的黑色蛾子,随即振翅飞向天际。

        黑色蛾子没爬几步,就被股无形力量摄起直接飞男子手中,然后被装进一个精巧的玉制小瓶内“赢行天……恐怕你做梦也没想到,素来以拥抱科技出名的潜龙渊也有被窃听的一天吧。”

        “墨家机关术结合顶尖的微型无线摄录机,再配合虫豸道顶尖蛊术隐匿气息。就算你武道宗师感应再怎么敏锐,也没可能发现这宝贝小东西。”

        白金汉爵酒店套间房门打开,一个身形高大壮硕不输给周泽的汉子走进来,低声向银发中年男子汇报了几句。

        后者轻晃了晃酒杯,将琥珀色的三十年麦卡伦一口饮下,面上露出些微兴奋之色。

        “姜芷幽在那伪大一统阵法中失踪,留下的后手居然是当代的姬家嫡传……”

        他掏出个造型古怪的定制手机,直接下了几个指令“当年炎黄两帝斗的那么激烈,想不到几千年后他们的嫡系传人居然能谈出一段感情来。”

        随着银发男子指令发出,一大批隐藏在慈溪城内的修炼者们,都开始行动起来。

        “焉道的老家伙们没必要知道,但那群玩蛊的‘虫豸道’,可并不像你们想象那样已经早早退去……玩血脉,他们可是行家!”

        ——夏末近秋的江南小城,看似宁静祥和气氛之下,暗流涌动。

        ……

        ……

        整整一下午,姬亦鸣都在研究《慈溪县志》。

        他总觉得姜芷幽留给自己的汉八刀玉蝉,和这两本通过杜威十进码才能找到的书,

        应该隐藏着更深的秘密。

        ——为什么在伪大一统阵法内失踪之前,她就提前布置好了后手?

        ——上林湖这边的项目负责人遇险,按闫思光所说自己是找到主窑、救出姜芷幽的最佳机会。那为什么要过去四五天……而且还得在他破解如此隐晦的线索,亲自来到上林湖之后,才提出邀约?

        ——仅仅是帮助他们感应阵法,就算有危险因为姜芷幽缘故自己也不可能拒绝,为什么赢行天会给出如此优厚职位?

        ——这些人称姜芷幽为“大小姐”,赢行天为“大人”。这两位,究竟是何身份?

        许多谜团压在心中,令他对赢行天和整个“潜龙渊”组织都产生了丝戒备。

        “无论如何,芷幽对我肯定不会有害人之心。”

        所以……更多的秘密或许就藏在两本书内,尤其是姜芷幽曾折过的《慈溪县志》。

        一页页的翻看中,这江南小城的历史如同画卷般,展现在了姬亦鸣眼前。

        “始皇二十六年,分制郡县”

        “建武初,广植水稻、逐步开始养蚕、纺织、烧纸陶瓷器”

        “三国,吴。赤乌年间,印度高僧那罗延在五磊山结庐精修,唐建灵山禅院”

        “咸康元年至三年,大旱。斗米值五百,民有相鬻者。”

        翻到这一条时,姬亦鸣手微微颤了下。

        作为汉中大学的历史系,他很清楚“相鬻”这个词,意味着多少生离死别。

        ——天降大旱、民不聊生。颗粒无收的农民卖儿卖女,才能存活下去。

        “鬻”同卖,但当大旱三年之久……很难让人不想起另一个成语。

        “易子而食”。

        “鬻”这个字,最初的意思,是粥……

        他不敢也不愿再想象下去,正要翻过此页时手指却突然第二次停住。

        大旱这两字下面,有一道浅浅的划痕。

        划痕极浅。浅到若非姬亦鸣已是第二次翻看此页,认真到不愿意错过每一个字,才凭着敏锐眼神注意到了这点不同之处。

        这是?

        他凑进去仔细看了几眼,又用指腹在其上轻轻滑过,终于确认这应该是用指甲刻出的划痕——一开始或许比较明显,随着时间推移才变成现在这般微不可察。

        按照校图书馆电脑记录,《越窑青瓷赏析》还曾被借阅过几次,至于这本冷门到故纸堆里的《慈溪县志》,从建馆到如今就只有过两次被借阅的记录。

        一次是自己,一次自然是姜芷幽。

        所以,这句话是又一个线索吗?

        姬亦鸣先未去猜测其中含义,而是把整本书快速又仔细翻阅了一遍,确定只有此处留下了划痕后,才翻回到这一页微微皱起眉头。

        咸康元年至三年,大旱。

        没记错的话,咸康是东晋皇帝晋成帝司马衍第二个年号,共计八年。

        司马衍这个皇帝四岁即位,二十二岁让位于弟弟琅琊王司马岳之后同年即去世。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