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县志中的疑点(3/3)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在位一十八年中,真正掌权的也就是号为“咸康”这几年。

        其一生政绩乏善可陈,倒是在书法一道颇有建树。据说“生知草意,颖悟通谙”,

        作品“劲力外爽,古风内含”,可惜只见于记载并无作品传世。

        “咸康年号一开始,素有鱼米之乡称呼的浙东居然大旱,而且一旱就是三年。这样想来,倒的确有点蹊跷之处。”

        东晋不算是全国统一的朝代,整个统治区域基本集中在江南。若慈溪三年大旱,甚至到了“民有相鬻”之地步,那为何历史上未有咸康年间东晋大旱的记载?

        除非这场大旱……只发生在慈溪或者说上林湖越窑产区这一带。

        姬亦鸣想起那“科学家”闫思光的猜测上林湖这边一百二十多座越窑,每一座下面可能都配有一个帮助催发火势的阵法。

        借助山形湖势的大一统阵法,因地貌变化被毁去大部分导致阵法残缺。

        若这个变故发生在晋咸康元年的话……

        是否会导致所有越窑阵法失控,从而引发三年连旱的天灾?

        慈溪县志扉页上的青瓷盏托宝相花纹饰,出土年代正是东晋。其中残缺部分,是否正对应着那段时间地貌变化引起的阵法失效?

        想到这里,他很快拿过手边另一本书《越窑青瓷赏析》,重新仔细翻阅一遍。

        “果然!”

        东晋之前出产的青瓷和之后出产的相比,无论形制色泽还是其中所含韵味,都有着极为明显的区别。

        而若是未想到这一层,专业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也只会把这当成时代美学变迁,不会特意在青瓷烧制发展过程中研究到这一点——更不会想到真正的原因,是阵法被破坏后重建、导致的窑烧效果不同。

        所以姜芷幽,已经将研究深入到这里了吗?

        姬亦鸣揉揉眉心吐出一口浊气,虽然又发现了一条重要的新线索,但到了这里也就彻底断掉——知道借助自然地貌的大一统阵法,毁于东晋咸康年间。这对闫思光来说或许是珍贵的研究资料,对自己眼下局面却没有任何帮助

        整个下午姬亦鸣甚至没有出门,连晚餐都是叫的客房服务。可惜再未从两本书里再找到第二条有用的线索。

        不知不觉间,时钟已走到之前约定的八点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