缜密佐证

    缜密佐证
    明宣宗作为一代少年风流天子,后宫嫔妃众多,却只有二子三女。却只有二子三女。其中,较为肯定的是原配胡皇后生顺德公主、永清公主;孙皇后生育常德公主;吴贤妃生朱祁钰。明英宗朱祁镇生母之谜则一直扑朔迷离,成为明朝疑案。
    也有史料记载,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原本是一母同胞,即都是明宣宗吴贤妃之子。
    这就可以解释为何朱祁镇之生母连灵位都无。要知道,即使朱棣为掩盖其身世,尊了马皇后为生母,但是即位后,仍命太常寺把她的生母碽妃的灵位放置在明孝陵的独享位置,并于后来重建了大报恩寺纪念她。或许正是由于朱祁镇的生母就是吴贤妃,已经有了灵位,故不再另设灵位。
    或许正如明成祖朱棣,虽然无法给予其生母碽妃名正言顺的尊位与谥号,但是把她的灵位供奉在孝陵和大报恩寺里的独特位置,通过牌位、陵寝的死后哀荣,默默地纪念着她伟大的母亲。(通过著名史学家吴晗和傅斯年的考证,朱棣的生母不是《明史》中所记载的马皇后,而是碽妃。朱棣为了夺位的名正言顺,篡改了史实,称马皇后为亲生母亲。)
    正如《明朝那些事儿》里关于朱棣生母的论证“遗憾的是,那位生下朱棣的母亲的生平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了,我们只知道,他的儿子抹煞了她在人间留下的几乎全部痕迹,不承认自己是她的儿子。为了权力朱棣又一次向马皇后的神位行礼,虽然马皇后确实是一位慈祥的长辈,虽然她也曾无微不至的关照过自己,但她毕竟不是自己的母亲。我也是迫不得已,为了坐上皇位,已经是九死一生,如果再背上一个庶子的名分,怎能服众?怎能安心?所以我修改了记录,所以我湮灭了证据,我绝不能承认你是我的母亲!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排出你的神位,提高你的身份,我能做的就是这些了。我知道这些并不够,也不足以报答你的生养之情,但我没有别的选择。您是我的母亲,只在我的心中,永远。”
    生前不便公开的感情,掩人耳目的真相,死后往往通过掩埋在黄土之下的彰显史实,通过墓制考古经常能发现端倪。这样在墓葬上文章,在明朝,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
    明朝礼法规定,只有嫡后才能与皇帝合葬,明英宗也曾下诏愿与钱皇后合葬。但是明英宗贵妃、明宪宗朱见深生母——孝肃皇后周氏,曾经再三破坏礼法与英宗的遗愿、排挤并欲取代钱皇后的合葬地位。
    钱皇后死后,周氏阻挡钱皇后合葬裕陵,但是宪宗遵守礼法,从中调和,委曲宽譬,最后钱皇后才得以合葬。不过周太后还是暗中搞了鬼她改变了英宗的陵寝设计,将自己的陵寝开通隧道,通往英宗陵寝。
    钱太后虽与英宗同陵墓,但是其陵寝距离英宗有数丈,中间的隧道又被填满阻隔,无法相通。反而未同寝的周太后,却通过隧道,直接连通了英宗陵寝。
    景泰皇帝朱祁钰死后,吴贤妃仍在后宫平静生活多年后才寿终正寝,享年65岁,在古代算作高龄。那时,孙太后在后宫中居于皇太后之位,一手遮天,权势滔天,若不是有更高权位的人明英宗朱祁镇的保护,吴贤妃如何得以生存?如何躲得过身居高位、心思狠毒的孙太后的明枪暗箭?
    明英宗朱祁镇第一次即位时,时为郕王的朱祁钰经常去拜见朱祁镇,当时的直臣李时勉当年骂明仁宗的那位言官都曾由衷称赞说陛下兄弟相亲,国之福也。
    虽然朱祁镇对朱祁钰的赏赐是寒酸了点,史载正统九年(1444年)二月二十日,朱祁镇赏赐朱祁钰宝钞一万贯。相当于给了几两银子。(庚子(正统九年二月二十日),赐郕王祁钰钞一万贯。)而朱祁钰对待被侮归来的朱祁镇确实是足够仁慈了,对于一个“叫门天子”丧权辱国之人,不但留着他的性命,而且在朱祁镇软禁南宫八年期间,就生了十个子女,且生母都是不同的妃子。
    虽然朱祁镇复位后,为了宣称其复位的合理性,抹黑了朱祁镇,称其在软禁南宫期间,生活难以为继,仅靠钱皇后针线活维持生计。仔细推敲,这个是非常不可信的,据载,朱祁镇被囚于瓦剌期间,钱皇后因思念朱祁镇,眼睛都哭瞎了,那又如何做得了精细的针线活?况且,若是真的被苛待,又如何能在软禁期间纳得了十几个妃子,生得了、养得了十几个孩子?
    根据《复辟录》的记载,景泰八年,明代宗生了重病,已经病入膏肓,四天没有上朝了。忽然听见“夺门之变”,奉天殿传来鼓声,病中的他经询问得知是朱祁镇复位后,只是说了句哥哥做,好!)这个“好”字可见朱祁钰心中始终是对自己的亲哥哥存有一份真情的。
    若非真情尚存,身为一国之君,想要人不知鬼不觉杀掉一个深居宫内,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还不是轻而易举?恐怕都无需自己动手,愿意取其性命上位表忠的人多如过江之鲫。
    哪怕朱祁钰哪怕不愿杀掉朱祁镇,也可以土木堡兵败之名将其贬斥出京,封其为藩王,何必还让其留在京师,忝居太上皇之名?才让他有机会南宫复辟。
    若非朱祁钰已经默许自己驾崩后,由朱祁镇即位的话,朱祁镇的夺门之变怎么可能那么顺利,百官怎么会那么堂而皇之地给朱祁镇叩头行礼?
    大明的官吏还是很有血性的,想当年朱棣登基即位时,多少建文旧臣血溅奉天殿?方孝儒、景清等文臣哪怕株连十族、斧钺加身仍不畏惧。
    再后来,明朝的大礼仪事件,数百文官午门廷杖仍不改礼制,当中就包括写作了流传千古的《临江仙》的杨慎。
    而这其中原因,或许也和朱祁钰知道朱祁镇和他原本就是一母同胞兄弟,血浓于水不无关系;也或许是因为时为皇太后的生母吴贤妃的劝说爱护。
    总之,我相信,当年身为景泰皇帝的朱祁钰面对从瓦剌回来的朱祁镇,即使恐惧过、焦虑过,但是绝对未曾真正动过杀心。哪怕他已经病入膏肓,无法上朝,他终究没有决意杀过朱祁镇。
    在几百年之后的清朝,慈禧太后同样在重病中,无需一兵一卒,就以砒霜毒杀了一个年富力强的正统皇帝光绪的事情,已经为众多史学家证实。若朱祁钰愿意,那么他在病中,足以指使一个太监去杀掉朱祁镇,何来后来的“夺门之变”、“南宫复辟”呢?
    况且,实事求是地说,作为一国之君,景泰帝朱祁钰要比明英宗朱祁镇称职得多。朱祁镇被俘后,多次为瓦剌叫门,若不是当时的景泰帝下令边陲紧闭城门,瓦剌大军的铁骑早就踏入京师。
    而且,明英宗在位时,亲佞幸,宠小人,远贤臣,并无政绩,最终导致土木堡战败。相反,朱祁钰临危受命,知人善任,保护了京城的安全,击败了瓦剌侵略者,这足以名留青史。此外,他在位时,重用于谦、李贤等众多大臣,减免赋税,政绩清明。
    朱祁镇南宫复辟后,废朱祁钰为郕王,迁于西内,正是当年他的父亲明宣宗幽禁汉王朱高煦的地方。
    历史轮回,让人感慨万千。
    明宪宗朱见深即位后,在朝堂之上,与众位大臣怀念朱祁钰有匡扶社稷之功,承认了朱祁钰的功绩“堪难保邦,奠安宗社”,恢复了朱祁钰的帝号,并追谥为“恭仁康定景皇帝”。
    同年,大明帝国更以隆重典礼,为朱祁钰在奉天门举行了加谥仪式。而于谦等众位因此蒙冤的臣子们,也相继获得平反。
    可见,明宪宗心里还是很认可这位叔叔的,也仍然顾念亲情。他甚至按照帝王规格,重修了朱祁钰的陵寝,即如今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山北麓的景泰陵。
    种种证据表明,吴贤妃很可能正是朱祁镇的生母。正如朱棣为了获得正统嫡子帝位,虽然表面上认马皇后为母,而未承认亲生母亲碽妃,但是通过南京孝陵和大报恩寺碽妃牌位的摆放,一直都在纪念着她的生母碽妃。潞王虽未曾擢升其次妃赵氏为正室王妃,但是却通过连通的墓室纪念着他深爱的次妃赵氏。周贵妃通过改变墓室结构,实现了虽表面并未合葬,但是唯一连通了自己和明英宗的陵寝。
    或许朱祁镇也通过陵墓的规制构造,如同他的先祖和后代一样,在每一次祭祀中纪念着她的生母。
    皇妃居住宫外并得到厚葬,也就在唐代有过。唐睿宗的贵妃豆卢氏在武则天称帝后,被降为孺人。后来唐中宗特许她离开皇宫在家居住。唐玄宗继位后,为了表达对她幼年照顾的感激之情,时常赏赐、探望居住宫外的豆卢氏。豆卢氏薨逝后,唐玄宗按照贵妃的规制厚葬了她,并辍朝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