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胆大如斗,心细如发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在YIXI看过《赶着音乐放牧》,大冰讲述着游牧民谣,分享着流浪歌手在川藏、云南、成都等地的幸福生活。有共鸣,就会心照不宣,一路向西的乐途。

    2016年的寒假在西安度过,似乎外出旅行都是在冬季,这次我想从春天开始,毕竟一年之计在于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工作生活安排妥当,我请假去了云南。

    银川的遭遇,让我诚惶诚恐。我的旅行是休闲的,与广东时间同样,下午的机票晚上落地到酒店,一休哥休息休息,养精蓄锐次日出发。提前买了3月9日的机票,无归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依然……

    丽江,咋听,意识会出现惬意,浪漫等词语。我买的机票第一站就是丽江,3月9日乘坐航班从西安飞往丽江,天已黑,飞机误点了,我在飞机上看着下面的房屋黑乎乎一片。从一个城市去陌生的城市不仅仅是距离的遥远,也是生活民俗历史文化的变迁。

    3月10日心情指数:★☆

    睡到自然醒,除去昨日的疲惫,伸个懒腰,丽江的一天开始了。闲散的,转到了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热闹非凡,房子不高,街道旁的店铺传出打手鼓的声音,那刻我感觉自己真的来丽江了,身临其境。七彩云南,梦幻丽江。各家店铺风格迥异,民族特色衣服,物件挂饰,鲜花饼……

    我拿着自拍杆在自拍,突然有个人在我身后,戴着墨镜,上衣穿着红色的冲锋衣,拍完之后我回头看了一眼。她摘下墨镜,看着我笑。那个笑给我的感觉是很幸福的笑,对生活的笑。

    “丫头,你一个人啊。”

    “是啊,阿姨你也一个人啊。”

    “是啊。”

    她拄着拐杖,一步一步走在丽江古城。

    “我们一起吧。”

    “好啊。”

    在丽江古城王阿姨是我遇到的第一个旅友,她40多岁,是沈阳来的。阿姨喜欢旅行,家人上班忙碌无人陪伴,她忙完工作利用休假时间自己一个人出来了。她一个人从沈阳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到昆明,3月9日跟我一样刚到丽江。步履蹒跚的她,拄着拐杖,坐了那么久的火车,来到云南。当时我在想这是个内心多么阳光,多么乐观的人。即使行走不便,步伐缓慢,依旧在追逐自己喜欢的事情,与年龄无关。跟阿姨边走边聊,知道了大部分时间,她都是一个人出来,拄着拐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快节奏,快步伐,快快快……似乎在工作中生活中离不开这个字了。那刻我觉得自己就是张文亮笔下的蜗牛: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

    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

    为什么上帝要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去抓蜗牛了!”

    好吧!松手吧!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声,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

    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我忽然想起来,

    莫非是我弄错了!原来上帝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跟王阿姨同行,我放慢了脚步,跟随阿姨的步伐,我变得轻松起来。我们一起欣赏着丽江古城,享受着此刻的喜悦。边走边拍,和阿姨聊天,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木府。

    北有故宫,南有木府。第一次听木府这个名字,还是看央视播出的《木府风云》。在木府门楼上可以看到两个大字:忠义。“人生志气立,所贵功业昌”。第十三代土司木增学以致用,善于总结历史经验。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采取了亲和政策,在辽阳发生战事时,主动捐助朝庭军饷1万两银子,并上疏。万历帝喜曰:“丽江遐荒之臣,闻讨贼之举,助饷至以万金,急公一念,良可嘉尝,宜加三品服,以示风劝。”万历四十八年又捐银1千2百两用于解京军前买马,万历帝赐“忠义”二字。

    在看《木府风云》中“忠义”二字特景反复出现,我让阿姨帮我在门口拍了照片。可能是习惯吧,一般去古建筑我都会查阅资料了解它背后的故事。看古建筑就像看一本书,翻开它的历史长篇。一眼千年,宛如初见,时空旋转,无声胜有声。在木府翻阅着曾经辉煌的大土司家族的兴衰史,徐霞客“古室之丽,拟于王者”对木府的评价,它的恢宏与豪华留给后人想象。

    摆门弄斧的我,给阿姨讲着《木府风云》。走过电视剧里面的建筑,仿佛自己在情境中。木府是纳西民族发展史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留于世的明、清木府古建筑,建筑之宏伟、宫殿之辉煌、雕刻之精致、构件之玲珑、绘画之璀璨,真可谓美轮美奂,无与伦比。虽然现在的木府在1996年大地震后,是丽江俊杰精心设计施工,使木府“凤凰涅槃”般重生。但我们看着这些建筑,纳西族的工匠精神,别具匠心。木府是纳西古王国名木古树,奇花异草汇聚一所的园林,将天地山川的清雅之气与王宫的典雅富丽皆融为了一体。在木府被花群环绕,春天的花开了,闻着花香,听着古筝,悠然自得。

    参观着木府,里面有众多木府的家族谱,我想到了《木府风云》的祠堂,神圣不可侵犯。演员的服装在展馆中展现,剧照等等,再次回到了纳西族。当我看到木增的画像和他的史料记载时,不愧是“木天王”啊。他带领的纳西族成为纳西族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木增从小博览群书,藏书万卷,手不释卷,有着出众的文化修养。他的祖辈倡导学习汉族诗书文化,励精图治,志存高远。文化的繁华使丽江传承悠远流长,海纳百川的文化是兴盛的根基。木增在万卷楼亲自动刀,雕版刻印的藏文佛经《大藏经》,木府组建马队,不顾千里迢迢,沿着茶马古道跋山涉水90天,将《大藏经》送至布达拉宫。引进中原儒教孔孟文化,道教、禅宗、医术、律法、学术典籍,将白族、侗族、佤族等,华夏民族的文化习俗汇聚一体,繁荣昌盛,充满活力,生生不息。

    我想去木府最上面的亭子,要走台阶。阿姨腿脚不利索,想着阿姨估计不会上去。没想到阿姨说:没事,我可以上去,你前面走,我后面跟着。我在前面边走边看,阿姨拄着拐杖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上,她没有扶拦杆,也不让我扶她,只是在我后面缓慢的走着。我在想等我老了我是否有勇气一个人出来,身上的零件坏了是否还能爬台阶,年老时是否有兴致再出来……

    走上亭子,我站在《木府风云》木增赠送阿勒邱三个字“你◎我”的地方,站在高点,我看着下面。在这个位置可以看到整个丽江,丽江古城,丽江的新建筑,为了防震这里没有高楼大厦。蓝天白云,一眼望去,一座土司府,半部民族史。巍巍木府,得雪域之灵气,玉水之精魂,一游木府,纳西古国之秘境,尽收眼底。

    我喜欢这个位置,站在这里我似乎看到了纳西族人载歌载舞,尤其听到景点在播放纳西语歌曲,我听不懂歌词,它的音律悠扬我知道在歌唱着丽江,自由与希望。阿姨帮我拍了很多照片,随后我们坐在亭子休息,阿姨给我讲了很多关于她旅行的事情,阿姨说有生之年她一定要去西藏,我被震感了。西藏当时我都不敢想,何况我一个人去呢。

    返回往下走的时候,我想到了木增和阿勒邱,《木府风云》是在史料的基础上拍摄的,不免有虚构的情节。但是当阿勒邱离开后,36岁的木增将土司之位让政于子,飘然离去,隐遁玉龙山南麓“解脱林”确是有史料记载的。木增与阿勒邱真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啊!

    出了木府我看到了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丽江古人引雪水下山,同时也建造水渠暗沟,信息流水传输线。

    在丽江古城有很多的旅行社,了解之后我知道了,在丽江去景点大部分是没有大巴车的,除非是跟旅行社或者私家车。丽江的交通改变了我很多路线,而我只能以不变应万变。

    快黄昏了,出了古城,和阿姨找家饭店在吃饭。晚上我想去看《丽江千古情》阿姨想早点回家休息,去看演出有段距离,在丽江古城有丽江通行证游览专车,我就随口问了下饭店老板关于演出的事情。饭店老板帮我联系了一辆车,我提前拍了车牌号。跟阿姨告别,给阿姨一个拥抱,我知道我们同行结束了,我们会去往不同的方向。旅行就是这样分分合合,也许以后我们会偶然碰到,也许我们永远不会再见,也许……

    司机拉着我去往演出的地方,在演出中心买票比较贵,我在司机那买了张团票,我先给的钱。到了演出中心,我先进去过安检在演出中心里面等司机给我票,当时我心想如果司机不给我票直接走了,那我就真的找不到人了。等了大概20分钟,我看到司机走了过来从栅栏寄了张票给我。在外面一个人旅行,我很敏感,很警惕。

    演出中心里面有很多好玩的游乐设施,我来的晚时间紧,遗憾只能去看演出了。之前在宋城看过《宋城千古情》,这次在丽江看看《丽江千古情》。在演出中我看到了一座千古的丽江古城,当序幕打开纳西创世纪:纳西族是一个古老而又智慧的民族,他们在远古艰难的生存环境中创造了灿烂的东巴文明。泸沽女儿国:幽静秀美的泸沽湖,古老神秘的女儿国,一片魂牵梦萦的人间乐土。生活在这里的摩梭人是纳西族的一个支系,是世界上唯一保留母系氏族关系的族群,至今仍延续着“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马帮传奇:丽江因茶马古道而名扬天下,丽江的辉煌是马蹄踏出来的辉煌;千百年来,在崎岖的茶马古道上每天都上演着马帮们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乐章;肩负着朝廷和木府运输任务的马帮出发在路上。古道今风:一代代的马帮生生不息。茶马古道,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异域外邦经贸交流的文明之路。丽江作为古茶马古道上独具特色的中转集散地,迎来了汉番辐辏、商贾云集的万千风华,处处丝竹管弦、曼舞欢歌。玉龙第三国:纳西民族是一个崇尚爱情自由的民族,从原本的走婚制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进程中,他们为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美国学者洛克说:在历史上先后有三万纳西青年男女为爱而殉情;为爱,他们义无反顾地奔向冰清玉洁的“玉龙第三国”。寻找香巴拉:四季更替,斗转星移。雪山依旧,古城如歌。每年数千万辩客相聚在丽江,为曾经的“殉情”所震撼,被爱情的自由的信念所激扬,他们在这里寻找着各自心中的香巴拉!

    看到《木府辉煌》那一幕时,木府的富丽堂皇,独具特色的纳西文化深深的吸引着我。“世界殉情之都”——玉龙第三国,纳西族恋人白云和玉一对少男少女为了追求坚贞、至死不渝的爱情最终殉情于雪山的故事。当绿色光束铺就的时光隧道呈现在舞台中心,一对恋人在色光中缓缓起舞,他们尽情的舞着,每一个动作都将两颗渴望自由相爱的心灵和义无反顾殉情的爱都完美表达了出来。在过去纳西族青年男女,当他们的爱情在世间受到阻碍时,他们就会来到云杉坪,双双殉情。他们认为,在此殉情可摆脱世间烦恼,升入理想的爱情国度“玉龙第三国”,在那里,钟情的恋人可以尽情地躺在雪水滋润的鲜花丛中,可以饮着最靠近天国的无比晶莹的天赐露水,可以沐着清纯无比的皎洁月光,长久地相守直到永远。我想到了《木府风云》中的木增和阿勒邱为了逃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指定的婚姻,寻求他们的爱情,他们去了“殉情谷”殉情。

    演出之后已经很晚了,我要立即回到酒店,可是我在路口打不到出租车,我知道在这里没有班车的,我用手机软件叫车,等了大概1个多小时,我始终没有打到车。有很多的丽江私家车问我要不要走,他们有的说着普通话,有的说着丽江话,虽然有点听不懂,但是看到他们的动作知道在问要不要打车走的意思。我一直在等,好像等不到出租车了,我在想怎么回去啊,我有点慌张了。突然听到旁边几个人用陕西话在聊天,我下意识转身看了一眼,他们也朝我这边看,就问我是从哪来的,我说是陕西来的,原来他们也在等酒店老板来接他们回酒店。他们说看到我了,在那站了很久打不到车,又不方便上前问。的确,陌生人主动问我要不要走,我一定会拒绝的。于是就问我住在哪,一会车来了刚好送我回去,他们说了句话让我决定跟他们一起走。他们用陕西话说:在丽江能碰到西安人,咱都是老乡,你一个女娃大晚上的,送下你。我跟自己堵了一把,拳头攥紧了挂在包上的李小龙雕像。与其坐丽江人的私家车回去,不如跟西安老乡一起走。

    他们的车来了,他们四个人挤着坐在后面,可能看出了我的担忧让我坐在副驾驶位置。我做好了准备,上车前不方便拍照,我记下了车牌号。如果我出现意外我会立即打开门从车门跳下去,这是我当时的想法,害怕加慌张,但是别无选择。在车上我们几个人互相留了联系方式,在车上大家聊了很多,知道他们从西安开车到大理,从大理开到丽江,而大理就是我的下一站,从他们的口中提前知道了大理和丽江的不同。司机先送的我,我到了之后他们就回去了。

    回到酒店我第一时间跟袁晓静说了这件事情,她说我胆子太大了,坐陌生人的车回酒店,万一出事了。来云南之前,我没有做详细的攻略,当时的想法是把云南旅行作为我的终点旅行,云南旅行我很随意的在走。走之前我跟袁晓静说我是没有目的没有日期的在走,坐飞机之前我把李小龙雕像挂在包上作为神器,我的动力驱动器,我的信念,袁晓静说他会保佑我平安回归。

    晚上躺在床上,还是心有余悸。无从选择的情况下,我会做赌注,每一次的赌注我都赢了我自己,化险为夷,只是不知道这份幸运会有多久。那一刻直觉告诉我云南之行会是我所有旅行中最与众不同的,变化多端,意想不到。